《暑期“三下乡”风采》专栏之十六
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暖人心解民忧服务
6月25日,我校“青春赋能乡村,实践点亮希望”暑期“三下乡”阳光传承实践队的队员们在新余市渝水区南安乡呈现忙碌的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暖人心、解民忧的服务,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上午,队员们来到新生村颐养之家养老院。刚一抵达,便迅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队员们熟练地拿出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有条不紊地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他们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询问老人的日常饮食和身体状况,将根据测量结果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健康建议。“奶奶,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少吃点盐,多注意休息。”队员小李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轻声叮嘱着一位老奶奶。队员们则忙着将面包、牛奶等物资分发给老人。老人们接过食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分发完物资后,队员们围坐在老人身边,陪他们聊天与老人互动,现场气氛温馨而融洽。
考虑到乡村地区老人和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队员们还开展了防诈骗、防溺水知识普及活动。他们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和小孩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溺水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在讲解防诈骗知识时,队员小曾详细介绍了“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常见套路,并提醒老人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
下午,实践队转战南安乡南门村卫生室。除延续上午的血压、血糖检测服务外,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老人提供艾灸理疗服务。在操作前,队员们详细询问老人病史,确保安全;理疗过程中,队员们手持艾条,根据穴位精准施灸,同时讲解艾灸对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虚寒体质的功效。“感觉热乎乎的,肩膀轻松多了!”接受艾灸的李大爷连连称赞。
医疗服务结束后,实践队再次聚焦防诈骗宣传。队员们结合乡村老人易受骗的特点,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单,用“土味”口诀总结防骗要点。南门村卫生室负责人表示:“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乡村老人的关爱,这些反诈知识对村民太实用了!活动中,队员们克服了天气炎热、条件艰苦等困难,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服务活动中。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的老人、儿童和农民们送去了关爱和帮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这次“三下乡”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成长成才的平台,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的变化和发展需求,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实践队队长小曾感慨地说,虽然活动结束了,但我们与乡村的联系不会结束,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的发展,用所学知识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