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网站>> 新闻信息网>> 通知公告>>正文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自查自评报告

作者:就业办┆点击: 20934次

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自2015年以来,我校认真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紧密围绕“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和“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通过实施“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现对照《江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办法》作出以下自评报告,请审核。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创新创业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织架构;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宣传典型和督导考核。
      1.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学校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2015年11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就业办、团委、学工处、各二级学院、实训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形成了学校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加的齐抓共管,协调创新,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
      2、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2015年11月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赣新能源字〔2015〕46号),明确了领导机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3、落实了创业工作办公室的人员配置、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
      学校为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确保创新创业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2017年3月,学校下发了《关于校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人员配置、工作职责的通知》(赣新能源字〔2017〕137号),明确了校创新创业办公室是学校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开展相关培训、项目实施和孵化的直属单位,统筹管理、协调服务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确定了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的人员组成、经费保障和工作职责。
      4、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宣传典型和督导考核
      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各二级学院总结交流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同时表彰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报刊等进行宣传。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业绩纳入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年度督导考核,制定了综合考核办法,由校督导室具体组织实施。2018年,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把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二、全程融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在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协同育人,建立了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1.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突出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思政课利用“形势政策”课开设了《永远的旗帜,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并组织学生参观罗坊会议纪念馆。每年坚持请新余市老年部法治宣讲团为新生作法治教育讲座,请新余市法治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官兵为学生作安全知识讲座,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高校的法治安全知识考试,2014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2.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
      学校推进以“强化基础、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为特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2017年4月,学校与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光伏工程研究所”,与亿铂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18年5月,学校与上饶晶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体公司签订了举办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协议,构建适应公司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体制。
      3.建立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实行了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互通,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并获得相应学分。学校积极探索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新能源企业为主体,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建立了78个、90个、105个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同时还积极参加教育部在新余市试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来,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学生达600多人。
      三、改革课程,逐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按照“通专结合、校企结合”的建设思路,着力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机制。
      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以“突出技能、强化能力、坚持创新、分类指导 ”的原则,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主动邀请企业技术人员、高校教授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三个课程(专业课堂、兴趣课堂、企业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方面选修课8门,开设了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各专业还增加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在二年级安排了为期二个月的跟岗实习,从而使理论课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真正达到了1:1。
      2017年11日,学校还制订了《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赣新能源字〔2017〕121号),筛选出了12门课作为改革试点,《创新创业基础》被列其中。《光伏材料生产设备》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创新创业基础》为校级建设精品课。《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被省教育厅列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2018年申报省级优势特色专业。
      2.加强创新创业教材建设
      南昌理工学院邱小林理事长,组织编写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这本教材作为我校学生学习《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教材。我校就业办邓志勇主任编写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讲义,作为校本教材,该书增加了许多本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案例以及就业创业文书。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学校以应用型课程建设为追求,以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探索实施课堂教学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鼓励运用翻转课堂,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专业课以及创新创业课基本采用小班授课。采用了北京超星尔雅幕课作为学生选修课,每学期选修人数达1000多人,选修课程达30多门。2017年学校重点推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学校鼓励教师采用理实施一体化方式教学,对采用此种方式教学的老师其教学工作量按1:1.2计算。学校拥有理实一体化教室5间。
      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和考试考核方法。
      我校每学期定期组织就业创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及方法研究,组织开展课程研讨会及集体备课会,制定听课制度,对教师课程效果、教学进度进行监督。每学期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教师之间互评,并在全校进行排名。
      学校实行学生学业考试考核改革,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均实行非标准答案考试。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图书馆、专业实训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向全体学生开放。
      四、加强协调,深化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我校在注重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此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1.整合教学科研资源。
      为了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减少管理层级,学校内部各院部实施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同时整合教学、科研和人力资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余市人力资源部门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培训1300多人,我校为全省复员转业军人进行了再就业培训677人次;为新余市劳动人事部门培训各类职业技能673人次。
      学校早在2015年就制定了学分制方案,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放宽至5年,在学籍管理规定之中也明确规定,学生可以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2.设置了创新创业学分。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为2分,创新创业基础为2分,共计4个学分。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将创新创业实践成绩认定为课程学习成绩。
      3.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认真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制定了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由学校就业办负责 在江西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上传和更新信息。
      五、创新机制,注重双创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作为创业导师,建立了一支校内和校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1.建立创新创业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2015年我校有创新创业专任教师4人,2016年、2017年调整了创新创业教研室人员,将各二级学院就业干事纳入教师队伍,2018年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增加到9人,其中取得国家中级职业资格的3人,取得创业方面中级职业资格的2人,获得中级职称2人。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创新创业教师参加省级培训为6人次。此外,还聘请了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为创业导师,现有校外创业导师16人。
      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已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业绩考核,创业教育学术成果与其它专业业绩成果同等对待。
      2.建立大师工作室。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已设立大师工作室5个,(顾吉仁劳模大师工作室、胡金群建筑大师工作室、张学焕光伏发电劳模工作室、杨永新机加工大师工作室、漻智强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定期开展传技授课活动,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得了优异成绩。
      3.支持教师创新创业。
      根据国家鼓励教师创业政策,完善了学校鼓励教师投身创业的激励措施,出台了我校教师离岗创业实施办法,目前我校有5位教师参与创业。创业教育任课教师中9人有创业经历,占创业教育任课教师的20%以上。
      4.加强学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
      经过新余市科技局批准,2017年,学校成立了“新余神州光伏技术应用研究院”,研究院的工作任务是,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设工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开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国际合作交流等服务。目前研究院有研究人员7人,为学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六、搭建平台,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学校坚持实践育人观念,积极搭建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了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
      1.建设专业对口的实训实习基地。
      学校与江西瑞晶科技有限公司等60多家新能源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合作企业承担学生的实习实训,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双向选择,接受毕业生就业等。在新余市高新开发区和学校内部,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
      2.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2017年4月,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面积1200平方米,制定了孵化中心项目入驻等相关制度,2017年入驻项目12个,2018年入驻项目13个。
      2018年6月,学校与雷杰斯公司联合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面积1100平方米。
      3.实施创新创业训练和引领计划。
      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园”、“大师工作室”进行创业训练,已培养有创业意识的学生250多人,超额完成全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7年完成10个,(规定9个)。2018年新增5人注册创业。
      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现有会员90人,积极开展各种创业活动。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10余次,学生参与率达到50%以上。
      4.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活动。
      2016-2018年,我校与浙江康瑞祥、浙江昂立新能源、江西木林森等企业合作,连续举办三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的学生予以表彰。三年来,我校获得了团省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5个委(厅)举办的全省大学生互联网+“创青春”创业大赛铜奖五个;参加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8个、团体一等奖1个;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各类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含团体)156项,获奖比率超过20%。
      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大力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每年11月学校组织全校学生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达20多个,参加学生1500多人,同时还制定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竞赛管理办法》,对获奖师生给予奖金,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七、加大投入,全力保障双创工作开展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鼓励发明制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出台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科研管理办法》。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创业实践,学校设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着力为学生打造创业绿色通道。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办公室还设立了大学生创客中心,便于对创业孵化项目的日常管理。
      1.强化创业指导服务。
      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 //job. tynxy.com );做好了创新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在学校官网上设立了网络培训平台,定期更新培训课程,供学生学习。
      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现有专职人员3人。对自主创业实现了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创业服务机构为自主创业者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文档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物业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三年来,共有16位毕业生注册创业,其中2016年1人,2017年5人,2018年10人。
      2.学校加大经费投入
      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并且逐年增加,专款专用,使用合理。2018年创新创业专项经费为31.7万元。
      3.鼓励社会资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2016-2018年,深圳易事特太阳能公司、浙江康瑞祥、浙江昂立新能源、江西木林森等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共计11万元。
      八、效果良好,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明显
      通过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学校内涵建设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1.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较好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开展创业教育以来,在校生参与创业人数123人,毕业生注册创业16人,两项共计139人,占整个在校生人数比率达到3%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初步显现
      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为着力点,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一是确立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二是全方位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高质量孵化大学创业项目。建立了创业沙龙、创客空间、网络培训、会议室、创业孵化中心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强有力支持。三是形成了常态化组织全校性创新创业大赛,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大力培养和遴选创新创业团队。2015年至今,我校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创新创业大赛,由教务处、创新创业办公室、校团委共同举办。2017年12月由机电学院市劳模大师顾吉仁组织汽车专业的学生,赴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年工匠》栏目组参加汽车服务营销技能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校长邓晓阳,指导老师何小思和八位参赛学生应邀接受了访谈。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此次竞赛活动进行了现场录制,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
      以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推进了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技能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新余市电视台、新余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得到了省市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的完全肯定。我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不断提高,三年来,我校经省就业办核定的初次平均就业率为82.84%,2018年为85%。
      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1.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
      2.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